《生活中的数学》—浅谈校本课开发-九游会老哥俱乐部

《生活中的数学》—浅谈校本课开发-九游会老哥俱乐部

2005-05-03    来源:    点击:
 

  中学一级教师  居煜峰



  数学是人类生活的一种工具,是人类用于交流的一种语言,是一种人类文化,从人类起源以前,也就是说比较低等的动物就已经知道用多或少来衡量自己的得失和地位的高低,在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基本条件是食物的分配,分配方式最初以他们心目中的多与少来衡量,后来产生了数数,用“个”来分配,再后来就出现了论斤称。在这个过程中,数学虽然表现得非常简单,但是也花费了很长时间的功夫去探索,去改进。


  而现代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在传统的数学过程和教学实验过程中可以说是站在别人肩膀上看待问题,学习的是前多少代人总结起来的一些比较有规律的或者说是现成的数与数,数与式,数与形,平面图形,空间图形的一些纯数学化的东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快的认识数学,更深的认识数学,这也是我们中学生学习数学最快最好的方法,否则我们一辈子到老能研究几个数学问题呢?就圆周率就足以让我们研究几辈子了。


  有学生曾经在和我聊天时说过:“学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学数学如果考不上学有什么用呀!在实际生活中没有什么用处,更不需要证明什么平行四边形之类的。”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引起了我的重视。数学是基础学科,是与生活最紧密相连的学科之一。小到日常生活,大到高新科技,哪一样不需要数学!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然而学生竟不知道学习数学有什么用。这说明了我们的数学教学长期以来是多么严重地脱离生活实际。竟使学生认为数学是无用的。那学生还怎么有兴趣去学习数学呢?因此,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使学生能学而用之,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一定要注意结合生活实际,将数学融入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使小小的课堂生动活泼、包罗万象。


  见于这种种原因,加之新课改中的一些比较好的课例让我感到用实际生活中的与数学有一定关系的很有趣的一些事情来与同学们共同学习探讨,尽可能排出一些同学对数学的认识误区,改变他们的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校本课《生活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图形和行为过程为主材料,以白银地区的一些有特色的题材作为补充材料,结合所学课程的不同特点,联系同学们自己身边的一些案例和熟悉的事情,把他们与数学有关的东西从不同角度挖掘出来,经过数学模式化的构建与转化,利用数学知识进行解释和分析,并利用数学经验和知识解决一些问题。


  校本课《生活中的数学》开发目的


  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逐步实施与开展,新的教材,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评价机制,可以说让老师,学生,家长一下很难适应,感觉数学很难,让一部分孩子有些失望,对学习数学失去信心和兴趣,首先开发本门课是为了让同学们感到数学来源于人类现实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例如关于平行四边形等几何图形的有关说理证明,同学们感到很棘手,不知以何说起,把一个一个理由分开,他们也很理解,但串起来很难,导致部分同学感到学这玩意有什么用,很难不说,我以后不一定能用到,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同学们身边的很简单的例子,假设你是一名侦探警察,你在调查某起案件,你就应该怎样去做?同学们对此类问题会有很高的情绪,放开了让他们去发挥,想象,但最终同学们会总结归纳出一个侦查解决的思路:“观察现场,了解案情——分析案情,寻找线索——整理线索,形成证据链”,这时我们也就与同学们一道用一个最简单的几何说理题来与之相结合,例如:“观察现场,了解案情”就是阅读理解题意,弄清题意,发现已知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分析案情,寻找线索”也就是根据已知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由已知线索可提供什么样的新线索成证据,“整理线索,形成证据链”就是把所有你已找到的几何原理、定理、相关推理形成一个说理过程,使之具有“链条”感,也就是说无断点,无重复点,无不通顺点,“结案定论”就是在前面有力的说理之后自然而然得出本题的结论。经过这样对比之后,既可以引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又让同学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的用途不仅是为进一步的学习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训练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以备我们在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有比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有条不紊的逻辑思维能力,以提高工作效率。使人在平时办事过程中思路清楚,有章可循,不至于说话毫无条理,让别人也糊里糊涂,最后还可能办不好事情,这时不失时机地把法律系、公安警察、电子计算机系,高科尖端学科等学校和专业开课高等数学作为必修课的原因告诉他,会使他们打掉数学无用论的念头,而进一步感到数学的作用,感爱到数学存在在自己身边,其次也让同学们逐步认识到数学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提高同学们对数学的认识水平。


  校本课《生活中的数学》开发的过程与计划: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