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年代”的直观算法例析-九游会老哥俱乐部
康 成
在初中历史课的起始教学中,有关“世纪”、“年代”、“世纪分期”等历史术语的掌 握和界定,一直是学生头疼的问 题,也是困扰历史课形成良好开端的顽固堡 垒 。为攻克这一难点,广大同仁各显其能,各用其法。经过多年的探索验证,我对“世纪”、“年代”等历史时间的计算总结出了一套直观算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对现行教材中一些时间的定位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现例析如下。
一、对“年代尺”的质疑兼论“少一年”问题
1、对历史教材中“年代尺”的质疑
在现行教科书中,对历史时间的推算均采用公元纪年法,即以公元元年(公元1年)为分界线,其以前的年份称作“公元前××年”相应的世纪称为“公元前×世纪”;其以后的年份称作“公元××年”(一般略写为××年),相应的世纪称“公元××世纪”(一般略写为××世纪)。考虑到学生初次认识历史时间,教材编写者在初中历史第一册第一课中介绍“世纪”时,依据数轴原理制作了直观的年代尺,目的使学生通过年代尺明确“世纪”的界定。如:
尽管教材中已出现了这种依数轴原理而制作的直观的年代尺,但就初一教程而言,数学上的“数轴”却要晚于“年代尺”出现,这就导致学生 对年代尺的认识无法借助于数轴知识,只能在一片空白中茫然接受教师的“速面培训”,其结果可想而知。而对历史时间的熟练掌 握和运用又恰 恰 是学习历史的起码在要求,学生在这一问题上屡屡出错,后果亦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 往把“×世纪”界定为“×00-×99年”,如把公元7 世纪所含 年份错认为700-799年,对公元前的时间概念认识亦犯同样的错误,甚 至于出现“教师越讲解,学生越糊涂”这样令人啼笑皆非的状况。鉴于此,我认为现行楞史教材中“年氏尺”的编排与数学教材中“数轴”知识出现的“时间差”,对相当一部分初一学生来说,非但未能起到 直观作用,反而抽象了一些。是故,对“年代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我认为很有商榷之必要。
2、从教学角度谈谈“少一年”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 深 认识到:要使全体学生认识“世纪”这一时间要领,全面掌握其特点与规律 ,并熟练而准确地运用到实际中去,教师不仅要努力寻找学生便于接受和掌握的捷径,而且要以“授业不教一疑存”的负责精神 ,尽可能多地扫清学生在历史时间计算上的盲点、误区。在史学界,由“世纪”引发的“公元1世纪只有99年”的“少一年”问题,长期以来争议较大,作为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不敢对熟是熟非妄 加评论,仅从历史教学的角度出发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因为这一问题 必须在“世纪”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给学生予以明确交待。
众所周知,世纪以百年计,这在公元前的世纪推算中无争议(如果把公元元年看作0,那么公元元年到公元前99年正好100年,依次推之亦然)。但在对公元元年以后的世纪推算中首先出现了“公元1 世纪只99年”的既成事实。这是因为,公元元年实际上就是公元1世纪,确实不能满足“世纪百年”的条件,“少一年”证据确凿。但史学界仍如此界定,人为地“将错就错”,我认为是有其科学道理的。这是因为:在年份定位上不能象数轴一样出现“公元0年”这样一个“原点”;公元1 世纪“少一年”缺憾正好弥补了其他世纪的整 齐划一,避 免了其他世纪在定位上的混乱,这种“舍点而求面,舍小而保大”的“错误”,实践证明是科学的。我想,我们不应在这个问题上求全责备,不然,在历史时间的计算和定位上引出的麻烦会更多。
二、“世纪”直观算法的推导例析
把有关“少一年”的争议排除后,我们在计算“世纪”的方法上便有章可循。从(图1)的年代尺上可以看出,除公元前1 世纪和公元1世纪外,无公元前后的世纪界定,都是从×00年到×99年向前或向后推算,每个世纪均是从个位数和十位数都是0的年份起,到个位数和十位数都是9的年份止。如:
00年---------------××99年
(图2)
我们知道,公元前18世纪是从公元前1700年到公元前1799年;18世纪是从公元前1700年到1799年。从这一规律可得出这样的结论__某世纪比它实际的百位代表数总是大1。因此,我们可以推导出”世纪“与它所含实际年份的直观关系式为:
世纪(公元前1世纪和公元1世纪除外)
x+1
□00__□ x□99
所含年份区间
(图3)
用文字表述这一直观关系式即“x00年到x99年是x+1世纪;x世纪从x-1 00年到x-1
99年”。通过(图3)这个关系式,可准确而快捷地推算出某一年份属于哪一世纪 ,也可推算出某一世纪包含哪些年份。如公元前1271年属于公元前13(12+1)世纪,公元868年属9(8+1)世纪;公元前15世纪所含年份区间是公元前(15—1)00年到公元前(15—1)99年,即公元前1400年到1499年;公元19世纪所含年份区间为(19—1)00年到(19—1)99年,即1800年——1899年。按这个图式所示让学生推算,速度快,准确率高,近几年在起始课教学中收到了喜人的教学效果,长期困扰学生的“世纪”问题得以圆满解决。
三、“年代”的直观算法例析
“世纪”问题的解决,又使“年代”问题简单了许多。“年代”是介于“世纪”与“年”之间的时间计量单 位,每一年年代含 10 年,习惯上称作“x十年代”或“x十年代".依(图4 )可把“x代”所含 年份区间分个位和十位直观表示如下:
用文字表述为:“x0年代所含年份区间为x9年”也可更直观地看作:十位数是几十年代,如十位数是7,该 年代就是70年代,十位数是5,该 年代就是50年代19世纪80年代所含年份区是1880年到1889年,20世纪90年代即1990年到1999年。
四、对“世纪分期”的说明
我们在学习历史 时,常 常 会遇到“某世纪 中叶”、“某世纪初”、“某世纪 中后期”等时间 状语,学生对此不甚 理解,现做简单 说明:历史 上一般把某一世纪 开头20年称“某世纪初”,某世纪 20年代到40年代称“某世纪前期”,某世纪 40年代到60年代 称“某世纪中期(或中叶)”,某世纪 60年代到80年代称“某世纪后期”,某世纪最后20年称“某世纪末期”。如(图5)
(图5)
俗云:“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要引导学生在初学历史时就把一些基础知识掌握好,给学生一柄顺手的“工具”,便能使历史教学顺利展开。同时,只有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对于“世纪 ”、“年代 ”、“世纪分期”等科学性强、较为严密的历史学术语的直观例析,我仅仅从教学角度出发,为方便学生认识和理解而自创的一套土办法,具有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接受同仁的指正。
(本文发表于兰铁分局教育卫生管理中心《论文汇编》第4期p171~176)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