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差生树立自信心的方法初探-九游会老哥俱乐部

帮助差生树立自信心的方法初探-九游会老哥俱乐部

2005-09-21    来源:    点击:

  贾邦蕊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如果出现心理失衡或人格上的偏差、失范,将对他(她)一生的成长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当前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实践和全面加强素质教育的要求,呼唤我们重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学生诸多心理健康教育中,我认为自信教育尤其是差生的自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相对意义上的差生,在教育对象中是一个较大的群体,关于差生问题的探讨与研究也是由来已久。要转变差生,必须寻找产生差生的原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起到作用。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所谓差生,其实智力因素并不差;差就差在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和自控力上,就差在心理素质上。造成这种心理偏差,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教育思想的偏差;二是教育态度的冷漠。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以考试为手段,以分数为依据,以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拔出来进高一级学校为目的的应试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必然导制学校以追求升学率为目标,以单纯的分数标准来评价学生,教师势必重视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尤其是差生。


  在这种教育制度下,教师肯定十分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当学生没有达到教师要求的分数时,学生体验到的就是一种失败感。由于有一部分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弱,内化知识较慢;还有些学生由于自制力不强,上课不认真听讲,对教师讲授的知识,囫囵吞枣。因此,他们在学习和考试中体验到的失败感更为强烈,渐渐就形成一种期待性的焦虑,对学习产生厌倦和无奈感,学习起来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主动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式中存在着两种成就动机:一种是力求成功的动机,一种是避免失败的动机。当成绩低于他人时,如果归因于自己能力不行或运气不佳,就会自卑自怨或怨天尤人,特别是那些在一定时期内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如果总是把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不足,就容易形成一种获得性失助感、落后感,严重影响到自信,进而产生自卑感。在课堂上没有十足把握不会轻易举手,不会的问题不敢请教老师和同学,唯恐别人讥笑,久而久之,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学习越来越差,变成了差生。由此可见,教育思想的偏差是造成差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差生出现心理偏差的重要原因。


  与教育思想偏差相伴随的是教育情感的相对冷漠。由于理想的考试成绩能给学校带来好声誉,给家长带来欣慰,给老师带来某种福音,所以教师总是把关怀和希望放在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身上;对于成绩一直不理想,甚至成绩一时不理想的学生,则被同学、家长或老师人为地贴上“差生”的标签甚至打入“另册”,这些学生因经常处于来自形式各异的不良暗示中而不能自拔,久而久之,自信大打折扣,其结果不言而喻。这种教育环境所表现的情感冷漠,严重伤害了这些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进而导致了逆反心理、“破罐子破摔”等心理,最终使其沦为真正的差生。


  针对教育思想偏差和教育情感冷漠所造成差生心理偏差问题,我在教学中从激励差生树立自信心开始来促使其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具体方法如下:


  一、      面对全体学生,融洽师生感情


  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教师过分关注考试分数而产生对一部分差生的放弃和师生情感的冷漠,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致使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主动性下降。在认识此点的基础上,我在教学中注重面对全体学生,以一视同仁的态度使差生产生平等感受。在更多的情况下,上课多提问差生,批改作业多单独指导差生,多给他们激励的目光和表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偏爱。爱心是培养希望的温床,冷漠是产生绝望的车间,在教育心理中,将情感视为动力因素是十分科学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学生从教师情真意切的言行激励中,体会到了教师对自己的尊重、信任与期望,就会“亲其师,信其道”,从而缩短了师生心理间的心理距离,达到师生情感的共鸣,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恢复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二、      激励学生关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观念,像一股强劲的春风,吹向传统教育观念的冰河,它要求人们的首先是思想上的解冻。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关注焦点的变化,那就是把人们的视线由过去关注学习结果转到关注学习过程上来。这不但要求学校、家长、教师转变观念,还要引导学生自觉转变观念。以往由于过分关注学习结果,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差生把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当作自己比照的对象,他们更多地体验到的是失败和无奈,容易把失败的原因归于自己的无能。针对这一点,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不但和成绩优秀的同学比,以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而且还要和自己的过去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关注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努力。这样,成功了就会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失败了则归因于自己努力尚不够。差生一旦把关注的目光放在自己的努力过程时,他就不再在乎别人怎样评价自己,也不再会因一时的失败而萎靡不振,他就会明白自己每付出一份努力,都是在向目标前进了一步。基于此,即使是面对更大的困难,学生也会设法去克服;为了实现目标,学生就敢于尝试探索。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来学习,就容易获得成功;获得成功的次数越多,就越能增强自信心,自我发展的内动力也会随之增强。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