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备课的一点思考-九游会老哥俱乐部
康 成
在教学诸环节中,备课做为教学活动展开的起始和前提,其成功与否,关系着一堂课的优劣得失,对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各级各类教学机构,每一个教学工作者都把备课当做头等大事来抓。对于备课方法这一课题的研究,教育界已是硕果累累,以至出现五花八门的备课参考书、优秀教师备课实录等等,可谓汗牛充栋。尽管如此,在实际教学中,有关备课的问题还是屡见不鲜。可见,备课仍是教学活动的一个永恒主题。就教育部门有关备课的规定和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想提出一点自己的不成熟思考与广大同仁探讨。
就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备课的规定和检查、考核制度而言,可谓日臻完备,如备课的程式、篇幅、签字制度、检查制度等等,从形式上看,这种主客观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教案似乎无懈可击。但是,在教学实际中却产生了始料不及的负作用:教师对一次次教案检查中某些吹毛求疵和以程式化评优劣的考核逐渐产生了厌倦情绪,部分偏激者甚而认为“教案即备课”,导致抄教案完任务的风气盛行,这就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成效和教师创造性劳动的展开,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切实重视并认真研究的问题。
那么,教师何以对一整套完善的有关备课的规定产生厌倦情绪并以消极的方式应对呢?就宏观教学法则而言,因材施教乃基本点之一。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在备课和设计教案时要紧扣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制定出学生便于接受、乐于接受的授课方案和方式。只有这样,教学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并取得实效。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吃透教材,还要准确预测到学生对该部分教材的消化程度,有针对性地确定重难点,并筹划出解决重难点问题的对策和方略。故此,即使是内容相同的一堂课,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备课方法;同一教师对不同班级在授课过程中亦略有区别。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教案的个性特点和教案与讲授不完全相符的现象。如果对教师的教案程式统得过死,就会令教师在教学准备中出现困惑和顾虑,无形中挫伤了教师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和研究主体的积极性。其具体表现有三:1、一部分教师在授课时,教案是一套,讲授又是另一套,教案是为了应付各种检查而准备的,授课则按自己对教材和学生主体的构想而进行;2、一部分教师在“编教案不如抄教案,标新立异不如默守陈规”的悲观情绪左右下,抄标准教案,套条条框框,宁愿作茧自缚,但求教案无过;3、更有甚者,个别教师在授课时完全依赖现成的教参照本宣科,依葫芦画瓢,完全脱离了学生的接受实际。所有这些,都是教学活动中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它使教学管理与教学实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脱节,管理目标与教学目标产生了新的矛盾;也使教案的形式与备课的思路出现差异,其结果是教案与教学分离,备课与授课脱钩,严重影响了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鉴于此,我对教案和备课的关系理解如下:教案是备课的外在表现,教案并不全等于备课;教案出自于备课,而备课应高于教案;真正的备课应是对教材教法精雕细琢后的成竹在胸,即把课备在心里。
把课备在心里,并不是说教案重要性下降,只求备课于心而不求显之于形,而是要改变以往对教案所造成的误解,使教案真正记载教师备课的心路历程。它不必拘泥于某些既定的程式,也不必苛求其一定的篇幅,而是让其成为提示教师准确灵活授课的“备忘录”。我想,一堂了然于胸、设计精当的课,把它显示在教案上,一定有其缜密性和闪光之处。这就能有效缓解教师对刻板教案的厌倦情绪,使教学的形式与内容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变为现实。
把课备在心里,成竹在胸,就能在课堂教学中口若悬河、谈笑风生,显示出教师对教材的谙熟和出色的主导作用,教师才有大家风范;“把课备在心里”,不仅要教师在准备过程中吃透教材,而且要在课堂上以灵活多变的表现方法“表演”出来,还要让学生欢迎并接受。这其实是对教师的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利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开展。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