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问曲径通幽处-九游会老哥俱乐部
——《黄鹂》教学侧记
徐淑琴
《黄鹂》是孙犁写于1962年的一篇散文,文章含蓄、隽永、耐人寻味。作者写了几次见到的黄鹂,写了黄鹂在几种不同的环境里不同的生命动态,从而揭示了环境对事物命运的重要作用。对于这样一个富含哲理的主题怎样启发学生去深刻理解它呢?我设计了一组巧妙的问题,使学生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启发引导学生一步步接近那个深刻的主题。
学生初读课文,印象是笼统的、不清晰的,用有目的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思考之路,从而确立清晰的思路方向。设问应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比如,第一遍读课文,我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
1、作者在文中写了几次见到黄鹂?作者几次见到黄鹂的地点、时间及黄鹂的生存环境有何特点?
2、作者几次见到的黄鹂的生存状态如何?作者几次的感受相同吗?
3、作者几次见到的黄鹂,它们的生存状态大致可分为好的或较好的与不好的。哪几次黄鹂的生存状态较好,哪几次生存状态不好?
这三个问题是最浅层的问题,读完课文后,学生回答踊跃。在第一遍大略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第二遍细读课文深入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抗日战争时期所见的黄鹂美丽极了?为什么又够不上“全部美丽”?(因为经过炮火的洗礼,黄鹂矫健而充满活力,飞起来迅若流星。又因为是战争环境,毕竟不是黄鹂生存的最佳环境,所以够不上“全部美丽”。)
2、为什么青岛所见的黄鹂起初大有安家落户之意?为什么又一去不返?(因为这里有幽静的杨树林,是黄鹂安家落户的好地方。但后来它们的生存受到了像史同志那样善良的人的无意的威胁,所以一去不返。)
3、为什么大湖边的黄鹂展现出“全部美丽”?(因为这里有密柳长堤,有茂林修竹,有桑田苇泊,有美丽的湖光山色,有它适宜生存的最佳环境。)
这三个问题,只要细读课文,都可以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在阅读和回答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点拨、引导。当回答第三个问题时,学生异口同声地用原文来回答,他们也被文章优美的语言感染了。
回答完以上六个问题,学生对课文内容已有了相当的理解,第三层次的问题就要更深入一些了。于是,我接着问:
1、在文中决定黄鹂不同的生存状态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学生答:是它们不同的生存环境。)
2、那么文中有没有点明主旨的句子或段落呢?请找一找。
有学生回答是文章的最后两段。我要求学生将最后两段细读一遍,找出两个最关键的句子。学生很快找到了是24自然段的“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和25自然段的“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两句。于是我加以概括总结:可见作者写黄鹂是为了言志,揭示一种深刻的哲理。黄鹂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生存状态,说明各种事物只有“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艺术要发挥极致,需要适宜艺术发展的广阔天地,任何事业、任何个人要发挥极致,也需要最佳环境。重要的问题是,我们要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努力创造良好的环境,以使各种事物发挥他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