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实现优化教学——《台湾省》教学例谈-九游会老哥俱乐部

运用多媒体,实现优化教学——《台湾省》教学例谈-九游会老哥俱乐部

2005-04-13    来源:    点击:
 

  中学一级教师   朱银珍



  多媒体教学,是指以计算机为主的多种现代电教设备作为教学媒体,对学习者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对于那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语言文字、静态图形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等,通过运用多媒体予以解决,不但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人在初中地理《台湾省》一节教学中作了尝试,认为运用多媒体可以大大优化地理教学。以下,就以《台湾省》一节为例,谈谈多媒体优化地理课堂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


  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形象化,表现手法多样化,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路刺激,从而创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从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听课造成的疲劳和紧张。学生在良好的状态下做到自主地、积极地学习,容易造成对学习内容的指向和集中。例如:在《台湾省》一课的课前2分钟,我利用vcd播放了“阿里山的姑娘”这首歌。当学生一进入课堂,悦耳的音乐、悠扬的歌声、美丽的画面,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又可以把学生分散的心一下子集中到课堂来,一首熟悉的歌曲用来导入新课,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当讲到旅游资源时,一幅幅美丽的风光画面展示在眼前,一边欣赏一边还可以听到优美动听的解说,犹如亲临其境,乐而忘返。在小结看录象时,同学们在看电视中学到了知识。就这样,让学生处于一种亲切的情境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图象显示模拟逼真,渲染气氛,创设意境,有助于学生提高和巩固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运用形象直观的思维方式


  以往的教学中,教具主要是挂图并结合课本插图,由于不能看到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学生便难于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在课堂上较为被动,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进行动态模拟,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从中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求知欲,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能动作用,使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例如:在讲水力资源时,先显示出台湾岛地形图、地势图,让学生根据地形推断出河流的流向,然后再用闪烁的形式闪烁岛内大小河流的分布,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得出河短、水急的特征。通过形象直观的图象,促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要素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通过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外,还难免要借助地图、挂图和其它教具教学,但这些在课堂上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挂图内容繁多,重点不突出,其内容又是静态的、无声的,给学生的印象依然是孤立的缺乏联系的。而运用多媒体在继承传统教学目的的基础上,又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的种种弊端,它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去。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既学到更多的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既加大了课堂密度,又提高了课堂质量和效率,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例如:在讲台湾的位置时,我先让学生读图,观察它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然后利用按钮一一闪出台湾所临的海洋名称,视听并举,加深了学生的记忆。讲到范围时,用不同颜色闪烁突出台湾省的范围部分,这样学生一看就知道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通过闪光的效果,一目了然。在讲人口民族时,一幅简单的人口分布图和民族分布图,就可以让学生归纳出人口集中在西部沿海的分布特点,及民族以汉族为主的特点。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时刻围绕计算机展示的情境及时观察感知、发现问题、讨论辨析,由浅入深地学习,师生共同评判总结,顺利完成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视听结合,加速学生记忆结构形成,从而提高课堂的质量和效率。


  三、      加强因材施教的实际操作


  我所教的班级之间的学生能力有差异,所以我根据各班的认知水平来运用教学课件。上课时可因班而异,控制教材内容显示的次数、时间和顺序,做到因材施教。这样,不但能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也有助尖子学生的培养,真正做到共同进步。


  以上是我运用多媒体在《台湾省》一节教学中的几点看法,还很不全面,但我觉得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它集文字、图形、图象、动画。音频、视频于一体,对于有效提高机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为教学方法的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