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发展性评价探究-九游会老哥俱乐部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发展性评价探究-九游会老哥俱乐部

2004-11-18    来源:    点击:

  中学二级教师作者:张艳梅




  一、引言——教育评价改革势在必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评价和考试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对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为学生学业评价无论在功能和价值上,还是在学科内容、呈现方式以及对考试结果的处理上,都要力争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的评价理念和工作思路,形成适合本地区的学习评价内容、形式和手段,以利于新课程的深入实施。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评价仍过多的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知识,而忽略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仍过多强调共性与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体发展的价值;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过多的倚重量化的结果;仍过于关注结果,忽略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落后的评价系统已成为教育课程改革的极大障碍,进行教育评价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二、学生学业及发展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评价观念落后


  “穿新鞋,走老路”是人们对实施新课程中学生学业评价的担心。的确,即使是课程改革的今天,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仍然以考试为主要方式,或成为唯一的学业评价方式,而且基本是一次定终生,单一乏味,缺少灵活,缺乏多元学业评价方式;仍然是以分数量化为评价学校、老师的标准,老师看分数,学生看分数,家长看分数,社会看分数;死记硬背、知识性强的知识仍然是书面考试主要的评价内容,忽视学习能力和学生潜在力的培养;重结果、轻过程,重终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的现象还极其严重和普遍。
   2、评价手段滞后


  新课程中,理念新,教材新,学生的学习方式新,教师的教学行为更新,但是学生学业到底怎么评价,至今却还没有一个大家公认为最好的方式。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有关的教育评价理论出台了不少,原则说了一大堆,但是,直到今天都缺少一个既有新课程改革共识又便于操作的学生学业评价方式,使得课程改革的老师摸不着头脑,迷失方向,学科课堂教学凭着自己的主观意识转,人云我也云,社会、家长更是不知所措。
   3、评价标准统一


  学生学业评价长期以来就是沿用“大统一”的格局思想,单元试卷、期中试卷、期末试卷不是市级统一,就是县级统一,统一试卷、统一时间、统一批卷、统一答案、统一的结果处理……学校、教师,甚至是县级教学研究部门缺乏一定的选择自主权,唯上级试卷为学生学业评价的法宝,不能更改、变动、撤换试卷,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公正性和客观性,学校特色和教师教学艺术更是无法评价。大统一格局不打破,新课程改革则难以推进。


  4、教育评价不全面


  教育评价包括对学校、对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而对学生的评价也涉及到德智体美等方方面面。现阶段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过多倚靠考试成绩的高低,对一分两分过于看重,过于看重名次,即使一次小小的测验也要排名次。其实考试并不代表学生学习的全部,仅凭一两次考试的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是不全面的,不仅不利于教学的改进,更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习的激情。
三、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策略


  我们认为在新课程理念下,评价不只重在甄别和选拔,而重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课程改革响亮地提出,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在这样的理念下要做好学生的科学评价,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