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下评价制度的一点思考-九游会老哥俱乐部

素质教育下评价制度的一点思考-九游会老哥俱乐部

2004-11-18    来源:    点击:

  中学高级教师   吴 燕




  当前,从世界各国课程改革趋势看,评价的功能和评价的技术,都有了本质性的变革。评价不再仅仅是甄别和选拔学生,而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中小学评价与考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倡导新的教育理念,改变我们对教育本质的理解,改变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状态,重建学校文化。也就是说,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应该是积极主动的,而不应被消极方式所控制,学校是学生成长的地方,要为学生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宽松环境。 
   评价内容要多元,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既要重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也要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既要重视学校整体教学质量,也要重视在学校的课程管理、教学实施等管理环节中落实素质教育思想,形成生动、活泼、开放的教育氛围。评价标准既应注意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统一要求,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发展的不同需求。评价要方法多样,探索科学、简便易行的评价方法;评价不仅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重视学生、教师和学校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本人根据自己的实践教学经验发表以下观点,供同仁们切磋: 


  国家新课程标准具体规定了各学科的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是新课程改革理念和方向的集中体现。所以,考试内容改革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改变以前只重视学生学业成就、忽视学生非学业素质发展的状况,全面关注学生各方面的进步与成就。具体来说,考试的内容应在继续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的同时,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强调考试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适当增加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题目。当前,人们越来越明确地认为,传统考试中那种抽象、孤立的问题或测验条目,虽然在检查学生“双基”掌握情况方面拥有一定的功能,但由于这种题目缺乏与真实生活的相似性,学生在这种考试中所得分数,对他们未来在真实生活中的表现很少有预见价值。例如,学生在数学测验中也许知道如何解方程式,但却不知道如何处理非代数情境中等量关系问题。而教育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学生在学校情境中的表现,更在于学生在非学校情境中的表现,在于学生解决真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能力。因此,在设计考试问题时,教师除了应继续关注学生学业成就测查之外,还应重视考查学生面对真实情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充分考虑考试问题的真实性和情境性,适当增加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题目,以便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对现实生活领悟能力、解释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2.关注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根据课程标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中非常强调的教育目标之一,自然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应该成为考试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些内容包括学生学习的愿望和热情、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个性品德、独立性与自信心等。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受这些素质本身比较难以量化测量的影响,在传统考试题目中,测查这些素质的题目很少见到。因此,如何有效地考评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发展状况,是新课程评价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考评这些非学业内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不提倡在期末对学生进行统一的非学业内容的集中评价,非学业内容的考评应主要参考日常的观察记录或主要通过各学科的考试来适当渗透。第二,在学科考试中,对非学业内容不要追求大而全的评价体系,要根据学科特点确定各学科非学业评价的关键项目和关键指标,做到简明易评、科学有效。第三,除了要充分重视和利用非纸笔的表现性评价以外,也可以探索通过较系统正式的纸笔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些素质作出评价的有效方法,如果精心设计,是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


3.考试不仅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以考查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在传统的考试中,特别是一些所谓的客观性测验,如选择题、判断题,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而对学生是如何获得答案的或获得答案的过程,却不作任何要求。这样,学生获得答案的推理过程、思考性质、证据的运用、假设的形成等,这些对学生发展而言至关重要的东西,都被摒弃到考试的视野之外。这种做法会给教育带来诸多弊端。缺少对思维过程的评价,会导致学生对思维过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