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式的多元化-九游会老哥俱乐部

教育方式的多元化-九游会老哥俱乐部

2004-11-18    来源:    点击:

  中学一级教师  孙银琴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足以说明培养人成才是艰难的、不易的。既然教育人有其艰巨性、复杂性,那教育的方式也应该是多方位的,手段是多样的。因此,不管是赏识教育还是批评教育、惩罚教育都可以运用。也许在我们大力提倡赏识教育的今天,再提出惩罚教育这会令很多人难以理解,甚至会认为是与现代教育格格不入。但在我们做老师或做班主任的心中不得不说,也不得不承认,好孩子不是被夸出来的,被捧出来的,在表扬、赏识的同时,也应看到惩罚教育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应使用怎样的教育方式要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赏识教育是赏识学生的优点、长处和进步,而不是忽视学生的缺点和弱点。该指出的问题应当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应当及时批评,该制止的问题应当及时制止,这是不能含糊的。但是分寸应当适度,实事求是,不宜过分夸大,尤其是不可只讲这一个片面。我们知道一个人犯了错的时候,内心都有一种要接受惩罚的准备,这是一种心理需求,为自己的愧疚承担责任,取得心理平衡。这个时候正是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会使他急于求助,而此时明白的道理肯定会使他刻骨铭心。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曾这样教育过他的学生:一次陶行知在校园看到一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一位同学,立即制止了他并令他放学后到他的办公室去。放学后,男生就等在陶行知的办公室门口准备接受惩罚。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说:“这是我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男生惊异不已。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这第二块糖也奖给你。因为我制止你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尊重我,我应该奖你。“接着,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塞给男生说”“我查过了,你砸同学,是因为他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这说明你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这时男生已感动之极,流着泪说:“陶校长,你打我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别人而是我自己的同学!”陶行知笑着掏出第四块糖说:“为你正确认识错误我再奖你一块糖,可我只剩这最后一块糖了。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四块糖,就这样成功地教育了学生,相信这样的“惩罚”定会让那位学生终生难忘。陶老先生在处理这件事时决不是简单的、粗暴的,而是多种教育方式的综合运用,并且颇讲究艺术性。

在这里我举这样的例子,还想说明惩罚决不等于体罚,它不是伤害,更不是心里虐待、歧视,让人感到难堪,打击人的自信心。其实,惩罚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和目的,应该是让学生认识错误并为自己的过失负责。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应转变教育观念,让孩子感到责任并主动去承担,这样才会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我常对学生说你应该为你的过失付出代价。比如你砸碎了一块玻璃,你就要为此负责,你为这件事付出的代价就是重新安装一块;你上课迟到了影响了同学听课,你就要为此付出代价,这代价便是同学们的埋怨,你内心的不安,要想让同学们原谅你,你就要为班级做一件好事。你上课说话影响了别的学生听课,你就要受到批评,还要写检查,向全体学生道歉,认识自己的错误,当然这些都是惩罚,但这惩罚就是让学生明白在他犯了过错时,应主动去处理一切后果,并承担责任,然后改正。试想一下,学生在犯错误时我们能用赏识教育吗?能说学生犯错犯的好吗?

  惩罚,也是一种教育,这种教育也许会达到赏识教育所达不到的目的。当然我们要运用得当,要顾及到学生的承受能力。


  教育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就要求班主任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讲究技巧、讲究方式方法,哪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使学生接受,达到教育目的,就运用哪种,没有一定的法则。



  (审稿:中学一级教师  赵吉章)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