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党建引领 促进质量提高-九游会老哥俱乐部
2018年10月23日下午,由苟保国校长给白银市第二中学全体党员上党课。主题是:强化党建引领,促进质量提高——做教书育人的模范。
苟保国校长讲到:加强对党员的教育是各级党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也是不断提高党员素质, 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党章规定党员履行义务的第一条就是“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现在进行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10次学习教育。与此前的集中教育活动相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是一次活动,而是要突出正常教育,区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依托“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发挥党支部自我净化、自我提高的主动性,真正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这就是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既有集中教育的基本特点,又是一次主题明确的日常教育。
一、“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的基础在“学”
“两学一做”,基础在学。从学习的内容来看,既要学习党章党规,还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学习党章党规,就是要进一步提升党员的党性觉悟和政治境界,让党员弄清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明白作为一名党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真正做到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在党兴党,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就是要让党员知晓领会管党治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一思想行动,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从学习的方法创新上来看,就是要把党员自己摆进去,真学实学,对照党章党规的规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要求,查找思想上的模糊地带和认识上的偏差。从学习的目的来看,就是要实现党章党规的规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走心”、“入脑”,硬化共产党员精神上的“钙”,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
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要想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必须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校的成长。如果我们自己都没有发展,要想当好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我们怎么发展?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我们必须用文化来引领我们自身的发展,使我们变得更丰富、更深刻、更睿智,我们才能当好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我们才能有足够的力量,托起明天的太阳。一个教育工作者,只有大量的学习,并善于思考,才会有文化的底蕴,才能有思想的深度,才能有教育教学的大智慧,也才能有进行教学研究的能力。我们应该学习的内容太多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中外教育史,中外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流派、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当代我国一些著名特级教师的教育案例和教育思想。此外,我觉得,无论你教哪一科,学点历史非常重要,如果你上下五千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明史清史,中国近代史,都能了解一些,还能经常和学生谈点哲学问题、文学问题、艺术问题,学生一定会觉得你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并由此产生敬意,你对学生的教育也就更容易被接受了。我们经常犯这样的错误,那就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的教育,非常正确,非常有道理,但就是学生不爱听。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讲得道理,学生早就知道了。你没讲人家就知道了,为什么还要听你的。如果我们真想让学生听我们讲得道理,并且让他听了之后发生作用,受到触动,甚至情不自禁地流出眼泪,甚至发出“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概,那是需要道行的,这个道行就是认识的深度,思想的深度,也就是要有内涵,要大气,要海纳百川。那么这个道行又是怎么来的?大量地学习,不断地思考。课堂也是一样的,当你知识丰富的时候,你就能举一反三、引经据典、触类旁通,你的课堂才会变得更生动、更有灵气、更有魅力,更有效率;学生才会得到更好地发展。我发现,在课堂上,有的老师,他的知识是压也压不住的溢出来的;有的老师,他的知识是用了很大的力气,才好不容易硬给挤出来的,这一压一挤,我们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就大不一样,课堂效果也会有天壤之别。
本学期教务处、教研室和政教处开展的教学设计比赛、班会课比赛、各类公开课活动,就是一个在课堂教学方面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再好的理论,再好的教学方法,如果不联系九游会老哥俱乐部学校的实际情况,不联系你教的那个班的实际情况,就不可能产生好的效果。我认为,学习、思考、实践、反思,再学习、再思考、再实践、再反思,是我们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唯一途径。我们有的老师、管理干部,总是眼高手低,听别人的课,总觉得少有波澜,没有亮点,不值得一听。于是心不在焉,昏昏欲睡,甚至听完后怨声载道。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文人相轻的毛病不仅使人志大才疏,还影团结。新课程倡导,教学研究以校本教研为主,教研活动是校本教研的一个重要途径。如果我们只原意在理论的天空上打雷,不原意在现实的土壤上下雨,张口新理念,闭口新标准,目空一切,孤芳自赏,就会象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中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我们和学生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远,我们和有效课堂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远,我们和其他教育同仁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远。我们和学生的距离远了,我们和有效课堂的距离远了,我们就远离了教育。一个教育工作者远离了教育,就无法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就无从谈起。
二、“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的关键在“做”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关键在做合格党员,要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知行合一,是党的教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的和要求。所谓“知”,就是要把党章党规的规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内化于心、转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所谓“行”,就是要把“两学”由内而外化之于用权履职的实践,以党章党规的规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作为党员干部执政做人的基本遵循,转化为“忠诚、干净、担当”的实际行动。
做合格党员,既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明确要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绘制了合格党员的画像,这就是:着眼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发展对党员的新要求,坚持以知促行,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严把合格党员的标准,就要引导党员强化政治意识,保持政治本色,把理想信念时时处处体现为行动的力量;坚定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践行党的宗旨,保持公仆情怀,牢记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廉洁从教、从严治家,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在“十三五”规划开局起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奋发有为、建功立业。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要带着问题学,“做”要针对问题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反对“四风”为突破口,不断加大惩治腐败的力度,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当前一些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动摇的问题,党的意识淡化的问题,宗旨观念淡薄的问题,精神不振的问题,道德行为不端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常态下,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下面我讲讲纪律,规矩,和谐校园的问题
(一)纪律是什么?规矩是什么?
纪律是什么?纪律就是规则,是要求人们遵守组织确定了的秩序、执行命令和履行自己职责的一种行为规范,是用来约束人们行为的规章、制度的总称。
在一个组织、团队里,假如没有纪律的约束,工作态度不严谨、上班迟到、早退、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行为随意、做事拖拖拉拉,工作秩序就会杂乱无章,工作业绩将无法得到保证,工作形象将一败涂地,当然工作也就无法正常开展,工作绩效也就不能产生。所以纪律对一个组织、团队来说是绝对不能缺少的,大到为了国家,小到为了组织、为了单位,甚至为了个人,纪律都是必不可少的。
规矩是什么?从宏观上来讲,规矩是党章、党纪、国法,还有党的优良传统,这都是我们全党必须遵守的规矩。从现实工作来讲,规矩就是已经定下来的政策、制度、要求、办法等等。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
党的纪律和规矩既包括以党章为核心的成文的纪律规定,也包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政治上讲忠诚,组织上讲服从,行动上讲纪律;必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和依规行事的表率。
规矩立不起来、严不起来,很多问题往往就会产生出来。事实告诉我们,一些领导干部的违纪违法往往是从不守规矩开始的。对于我们党员干部,要从守规矩开始提高党性修养、提高师德素养,把自已的言行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是最起码的规矩要求,也是对个人最大的保护。
党员领导干部“守纪律”,就是要认真汲取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牢固树立党章意识,把守纪律的自觉意识浸在骨子里、融在血液中,严律己、固底线、做表率。“讲规矩”就是让规矩和制度入脑入心,明白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自觉用规矩和制度校正自己的言行,认真把握好度,不逾矩、慎用权、敢担当。守纪律讲规矩是做好工作、干好事业的前提和基础,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也是检验党员干部忠诚度的“试金石”。纪律松驰,就会政令不畅,派生出小圈子、小团体,阻碍党的团结统一;纪律涣散,就会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造成内耗,阻碍政策意图的实现。一个党员干部,如果自行其是、随心所欲,就难免“踩雷”、“触电”、“越界”、“犯规”,甚至滑向腐败堕落的深渊;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如果松松垮垮、自由散漫,没有红线和底线,就会成为“无舵之舟”、“一盘散沙”,不但不能干事、干不成事,而且还极有可能问题丛生、贻误大事。
(二)党的纪律和规矩有哪些?
党的纪律有哪些呢? 党的纪律简称党纪,它是体现党的性质的党内各种原则、规章制度、条例和决定的总和,是党内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通俗地说,就是党内的规矩,或者说党规。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宣传纪律、群众纪律、保密纪律、外事纪律、经济纪律和人事纪律等八个方面。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全面遵守这八个方面的纪律。
党的规矩包括哪些?党章、党纪、国法,还有党的优良传统,都是全党必须遵守的规矩。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而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也是重要的党内规矩。纪律是成文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不成文的纪律;纪律是刚性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自我约束的纪律。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经过实践检验,约定俗成、行之有效,需要全党长期坚持并自觉遵循。懂得并自觉遵守这些规矩,个人才能不触雷、不踩线,党才更有凝聚力、战斗力。
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完成党的任务的重要保证。近几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校声誉也正在提升,社会对学校的期望也比较大,党员干部肩上的责任重、教职工的期待高、面临考验也很多。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全体党员必须守纪律讲规矩,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以完善管理制度为切入点,强化内部管理,牢固树立精细化管理意识,在工作中认真落实盯紧、抓细、做实的作风,认真分析、找准在教育教学、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突出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党的政治纪律是处理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与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之间关系的纪律,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政治活动和政治言论、行为确定的基本规范,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政治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其主要内容是要求各级组织和党员,必须在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路线、方针、政策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党的政治纪律是维护党的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的纪律,是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与核心,只有政治纪律严明,才能使全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党的事业蓬勃发展。毛泽东同志指出,“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邓小平同志指出,“共产党员一定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没有党规党法,国法就很难保障。”江泽民同志指出:“讲政治纪律,首要的一条,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保证中央政令的畅通。”胡锦涛同志也曾强调:“政治纪律是党的最重要的纪律。政治纪律加强了,有利于中央政令的贯彻执行,也有利于减少腐败问题的产生。”
党的组织纪律是党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原则和规范,是以民主集中制为基本原则的纪律。它要求党员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各级党组织的工作规则,都要做到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不论什么人,不管其职位高低,都不允许搞独断专行,或者拒绝组织的调遣和监督,把自己凌驾于党组织之上。严肃党的组织纪律,要坚决反对拉帮结派,搞团团伙伙等。
(三)如何做到自觉遵守规矩?
有了规矩、懂了规矩,如何做到自觉遵守规矩?答案是,要做到“四个必须”。
一是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坚持五湖四海,团结一切忠实于党的同志。
三是必须遵循组织程序,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允许超越权限办事。
四是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不得违背组织决定。
要做到这些,就要树立政治意识、团结意识、程序意识、组织意识、原则意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离不开“全面从严治党”,因为这是前三者的政治基础和根基。而守纪律、讲规矩,就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最重要抓手。
(四)努力创建和谐校园
和谐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融洽,和谐是一种人类社会追求的美好价值观。自古以来,人们追求和向往的“国泰民安”、“政通人和”、 “安居乐业”的稳定和谐社会,正是儒家所倡导的“礼之用,和为贵”思想的具体表现。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之所以能够千古流传,就是因为人们羡慕那种既稳定又“怡然自乐”的和谐。和谐犹如一幅画,好似一首歌。和谐社会是亿万人民追求的美好理想,又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追求的奋斗目标。对我们学校而言,就是要着力创造师生幸福的校园,精心搭造教师教书育人和学生学习的舞台,以人为本,从社会、家长、教师、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使学校迅速发展,校园更加和谐,努力营造推动学校的和谐力量,消除校园不和谐音符,用和谐之美陶冶广大师生,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何谓和谐校园?和谐校园是一种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构建和谐校园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和谐校园并非是校园人“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也不是个性被压抑、矛盾被掩盖、问题被搁置的“稳定局面”。和谐校园的“和谐”源于协调和默契,表现为水乳交融的自然状态,营造的是融洽的人际关系,协调的是各方面利益。步调一致是和谐,求大同存小异也是和谐,一只脚向后登,另一只脚向前迈更是和谐。因为和谐就是协调和睦、相辅相成。要和谐我们就必须学会宽容,学会谦让,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胸怀坦荡,海纳百川。只讲个人利益,不讲集体利益,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开会不说,会后乱说,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大红灯笼高高照,只看见别人的缺点,看不见自己的缺点,孤芳自赏,怨天尤人,自我感觉特别良好,如此种种,都是我们构建和谐校园的不和谐音符,也是毛泽东同志早就严厉批判过的极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表现。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必须做到以学生为本,促进师生和谐发展。一个教师怎样看待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教育情绪。有人说,教师“把学生看作天使,他便生活在天堂里;把学生看作魔鬼,他便生活在地狱中”。当一个教师总是感觉到学生跟自己过不去,同事不好相处,领导爱找自己的毛病,学生家长难以打交道时,请记住,那一定是自己出了问题!其实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只看到自己优点、盯着别人缺点的人注定是痛苦的人;一个看不到自己不足和别人长处的人是难以进步的人,他必然招来更大的痛苦;一个真正成熟的人,他懂得分析自己的缺点,寻找别人的优点。这样,既能使自己接受现实,又给自己提供学习的机会。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带来了急剧变化的教育。一个教师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和顺应时代的变化做自我调整,而是保残守缺,削足适履,很难有愉快的工作情绪。魏书生说得好“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埋怨环境不好,常常使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使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使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使我们方法太少”。只有改变自己,才能适应环境,只要改善自己,定能改善环境。
和谐才能进步,和谐才能发展,没有和谐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学校全体党员特别是干部要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工作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勇于担当作为,在教育教学改革、教育管理、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市二中“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有效地开展,取得实效,实现二中发展、社会满意、教工幸福。
党支部高书记做总结发言:希望全体党员在工作中,能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注重落实,既做学生的经师,也做学生的人师。即教书又育人。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学校的发展之中。促进学生的发展的同时,自己也能在专业上有所发展。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岗位上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其他教师做好表率,为二中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上一篇:
- 下一篇: